广大群众朋友们:
2020年暑假即将来临,漫长的假期既是广大中小学生交友活跃期,也是学校和家长管教的空档期。
下面通过几起小案例,来看看未成年人因交友不慎走上犯罪道路带来的危害。
案例一:未成年人受不良朋友引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:如高二学生居某在暑假期间结识成年人高某后,共同实施团伙犯罪4起,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。
案例二:未成年人结交不良朋友而遭受严重侵害:如一初中女生王某被之前结识的社会青年夏某邀请去酒吧饮酒,在回家途中王某遭受夏某非法侵害。
检察官分析发现,这些涉案未成年人交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期间,且存在不会选择正确的交友对象、方式和地点等问题。
每一起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,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交友十分必要。为此,渭源检察提醒同学们:
1.社会闲散人员莫结交:中小学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,应当充分利用假期加强实践、补齐短板。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与什么样的人交往,自己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。中小学生辨别是非意识差,注重哥们义气,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交友对象的优劣,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或受到非法侵害。
2.娱乐休闲场所莫进入:网吧、KTV、酒吧等娱乐场所里人员较为闲杂,是绝对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地方。有些未成年人不能严于自律,喜欢到这些场所聚会交友、寻求刺激,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有机可乘,最终发生悲剧。
3.虚拟网络平台莫沉迷:随着网络的普及,广大中小学生通过社交、游戏软件结交朋友越来越普遍。在与陌生人网络交往过程中,有些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,容易泄露自己的隐私信息,甚至出现被人引诱裸聊、诱骗私下见面而遭受侵害。
为此渭源县院向社会发出呼吁:
家长朋友们: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,假期更要承担监护义务,密切关注孩子的交友状况,提醒孩子要谨慎交友,不要与社会人员往来,不要私自与网友见面等。
娱乐场所经营者们:网吧、KTV、酒吧等经营者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,自觉承担社会责任,拒绝接纳未成年人进入。
学校老师们:在暑假期间要经常与同学和家长联系,及时了解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状况,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相关职能部门:要加大督查力度,一旦发现相关场所非法接纳未成年人现象,要及时予以严厉处罚,构筑保护未成年人合力。
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!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关注孩子的假期交友状况,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