拧紧网络外卖“安全锁”,筑牢校园食品“防火墙”,保障群众喝上“放心奶”……今年以来,张掖市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,紧紧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食药安全领域民生司法保障,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,做实检察为民实事,守护群众美好生活。
“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,我们既运用传统的调查核实方式办案,又积极落实数字检察战略,善用数据模型赋能类案监督,努力提升办案质效。”张掖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民乐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大数据赋能独特优势,运用法律监督模型,筛查出地膜污染环境监督线索9条,并召开检察听证会,厘清监管部门职责,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联合加强监管,以司法手段推动地膜科学使用、回收,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
据介绍,今年以来,该市检察机关运用食品安全法律监督数据模型,精准筛查问题线索18条,逐条研判、分类移送、调查核实。截至目前,共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1件,督促监管部门对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人员,作出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从业禁止,堵塞食药安全监管漏洞,达到行业整治效果。
“我们聚焦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、黑河生态环境、耕地资源保护、废旧地膜污染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,牢固树立‘一盘棋’思想,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、内部与外部关系,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源头治理与协同治理,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机关各方面各环节同向齐发力,打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‘组合拳’。”张掖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不久前,该院就某企业排放水污染物不达标问题,精准监督,提出检察建议,督促相关部门履行监督职责,有效防止环境污染风险。
张掖市检察院对内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,采取重点督办、联合办案、实地督导、提级办理等方式,助力基层检察院克服阻力、排除干扰,保证办案工作顺利进行;对外加强与生态环境、市场监管、卫生健康等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、协作配合,推动完善信息交流、案件通报、联席会议等常态化协调机制,形成保护公益合力。
与此同时,各县区检察院进一步强化府检联动机制,聚焦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,紧盯新业态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类案特征,通过检察建议督促完善监管衔接机制,并通过磋商、提出检察建议等方式,督促行政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“食药安全益路行”专项监督行动,切实维护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
此外,张掖市检察院综合施治,通过磋商,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履行辖区内销售保健食品监管职责,梳理监管盲区,完善监管制度,堵塞管理漏洞,对辖区99家食品药品经营店开展专项治理,针对排查出的进货查验制度不落实、营业执照遮挡、超范围经营等问题,全部责令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,明确强化日常检查和科普宣传,把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,通过以点带面促进行业系统治理,从根源上遏制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。